重庆蓝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018年重庆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0-04-14 00:0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发布导则》的有关规定,现将重庆市2018年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予以公告如下:

一、综述

2018年,全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有效防控固体废物风险为目标,全力推进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印发实施《重庆市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布局规划(2018-2022年)》,建成投运1危险废物填埋场和1个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分别新增集中处置能力6.75万吨和0.18万吨。完善危废收运系建设,推进9家危险废物综合收集贮存试点,进一步服务小微企业。提升医疗废物管理水平,落实乡镇医疗机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全覆盖。在全市100吨以上危险废物产生源164家企业和危险废物(不含医疗废物)经营单位开展危险废物精细化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强化对危险废物的全过程监管。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检查考核建立“市级抽查、区县检查、企业自查”的三级联查机制。开展长江经济带固体废物排查整治,对发现的非法倾倒和堆存等违法行为依法查处。全力开展“清废行动2018”,移交的33个问题全面完成整改并销号。

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状况

   (一)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1.2018年,全市产生一般工业固体废物2469.46万吨,与2017年同比增加526.26万吨,增加21.31%;综合利用量1582.71万吨(其中利用往年量8.35万吨),与2017年同比增加210.79万吨,增加13.32%。

2.全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主要种类是粉煤灰、炉渣、脱硫石膏、煤矸石和冶炼废渣,共产生1764.03万吨,占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总量的71.43%

3.全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位于前5位的企业其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总量为582.01万吨,占全市当年总产生量30.18%


(二)工业危险废物。

1. 2018年,全市共产生工业危险废物64.77万吨,其利用、贮存和处置情况见表4其中共完成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审批132件,批准跨省转移危险废物10.19万吨

2. 全市产生量前5位的工业危险废物分别为废有机溶剂、含铬废物、焚烧处置残渣、含铜废物和废酸5类危险废物的产生量共计51.49吨,占全市工业危险废物总产生量的79.50%

(三)医疗废物。

2018年,全市共产生医疗废物24460.46吨,集中处置医疗废物24460.46吨,处置量较2017年增加了15.45%。医疗废物集中无害化处置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四)城市生活垃圾。

2018年,全市共建成投运59个垃圾处理场(厂),总处理能力20290/其中主城区已建成5座垃圾处理设施(1座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3座垃圾焚烧发电厂,1座餐厨垃圾处理场),设计处理总能力达到10100/日。主城区外建成54座生活垃圾处理场(厂)(其中生活垃圾填埋场50座,生活垃圾发电厂3座,水泥协同处置设施1座),设计处理能力10190/日。全年共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717万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五)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处置设施。

截止2018年底,我市共有66家持证单位共建有危险废物收集、利用、处置设施70,其中综合利用设施25终端集中处置设施11医疗废物处置设施13收集、贮存设施21个)。

(六)农村固体废物。

2018全市畜禽粪产生量为5699万吨,粪污综合利用量为4359万吨全市农用薄膜使用量为11902万吨,其中地膜8441吨,棚膜3461

(七)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情况。

2018年,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共产生污泥82.9万吨,无害化处置量约75.3万吨,处理利用方式:焚烧与协同处置、建材利和、土地利用、卫生填埋、热干化处理,无害化处置率90.8%

(八)废弃电子电器产品拆解处理情况。

截至2018全市共有3家废弃电子电器产品处理企业(以下简称处理企业),其中2018年,我市新建成投运1家处理企业重庆顺贸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拆解处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能力80万台/合计年处理能力达到380万台/。2018年,全市处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145.60台。

(九)危险废物产生、收集、贮存、利用及处置单位意外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情况。

2018年全市的重点危险废物产生源重点单位及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均根据本单位特点,对危险废物运输、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的全过程制定了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并编制了有针对性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组织专家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并由所在地的生态环境局备案,组织员工开展应急培训,宣贯危险废物相关应急处置措施,并组织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